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 故地重游 (第2/2页)
县里财政出一半,剩下的面向民间招标。” “不错,这件事办的漂亮。” 说到这,从工地里走出一个令人意外的老熟人,李景隆。 杨士奇叫停马车,自己先下去来到李景隆面前说着什么。 陈林紧随着下车,看着工地对面的堆积成山的钢筋。 看来钢材的产量上来了,都有空余提供给建筑业了。 另一边,两人谈完事情后一起来到陈林这里。 “师父,李景隆就是弟子选中的接任句容县令的人选。” 陈林回过头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我没听错吧!” 李景隆觉得很没面子,你这表情什么意思,有必要这么惊讶嘛! 我有那么不堪吗? 杨士奇赶紧解释:“师父,句容县城市综合体现在就是李景隆在负责,弟子觉得他的能力上没问题。” “关键他是曹国公的公子,有这层身份在,外人不会也不敢乱插手咱句容县事务。” 陈林点点头:“这还有点说头。” 然后看向李景隆:“李公子,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李景隆也有点紧张,自从工业区横空出世以来,他就整日泡在这里。 最开始是在火器局学习技术,后来又到了钢厂学习管理,还在工管委待了段时间。 工业区几乎每个工厂每个部门,都有留下了他的足迹。 虽然每个地方都没待满一个月,但他本来就不是奔着学习具体技艺来的。 他要学习的是工业区的先进思想理念。 经过近一年来持续不断的跳槽式实习,李景隆已经基本掌握了整个句容县的运转模式,不管是哪个方面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杨士奇经过与他的详谈后,这才将城市综合体项目交到他手上。 他也不辱使命,利用曹国公府的人脉,在民间拉来了许多投资,才能使项目顺利破土动工。 再凭借自己学习来的知识,管理工地指挥工人,所有的事情都安排的十分到位,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小伙。 对于李景隆的变化,李文忠自然是看在眼里。 儿子想要往这方面发展,自己这个当爹的自然要支持,就将府里的一些师爷智囊之类的都指派到李景隆身边听用。 所以李景隆这时面对陈林的问题,虽然有点紧张,但依旧不卑不亢:“想法没有,无非就是萧规曹随而已。” 陈林眼睛一亮,要的就是你萧规曹随。 “陪我去厂区看看。” 说完陈林率先上了马车,李景隆看了看杨士奇:‘我这是算过了吗?’ 杨士奇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看是过了,走,上车细说。” 随后,陈林在二人的陪同下,故地重游。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各个工厂基本上没什么大的变化,就是在原来的产能上翻倍了而已。 最重要的是钢厂和火器局。 如今的产量虽然已经很大了,但依旧无法满足朝廷对火器以及特战钢材的需求。 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如今竟然有四台新炉子在同时施工。 陈林看着自己打下的基础已经渐渐走上正轨,心里不由得有些激动。 钢铁大明的时代不远了。老黄的大明,我和朱元璋合伙做生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