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 玄德留遗言 (第2/2页)
王刘永、梁王刘理两个儿子叫了过来,吩咐道:“尔等谨记朕言,等朕身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须对丞相以父亲之礼对待,万万不可怠慢!” 说完后又令两人就在床前用大礼参拜诸葛亮,后者勉强压抑着情绪接受了两兄弟的大礼,然后感慨道:“臣虽肝脑涂地,也难报陛下知遇之恩也!” 刘备了却了心中最大的心事,终于舒了一口气,又对其余官员说道:“朕已托孤于丞相,令诸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不要辜负朕望!” 又特意叮嘱赵云道:“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至今,不想却要于此地分别。卿看在与朕是故交之面上,早晚照顾好朕之子嗣,勿负朕言。” 赵云流泪下拜道:“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最后刘备强撑身体,对着众位官员说了一声:“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吩咐,汝等还要自爱才好!” 说完后长出一口气,双眼缓缓闭上...... 章武三年夏季,四月二十四日,刘备驾崩于白帝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岁。 诸葛亮带着文武官员,护送刘备的梓宫(指皇帝棺椁)返回成都,太子刘禅出城迎接灵柩,将梓宫放置于正殿之内。 一番举哀行礼之后,有近侍展开了刘备的遗诏,大声念诵起来: 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至嘱!至嘱!. (朕最初得病,不过是小病,后来却转为重病,难以挽救。朕听说人到了五十岁,就不能称为夭寿,如今朕已经六十多岁,死也无恨。只是放心不下你们兄弟,记住不要因为恶事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小就不做。只有贤德才能服人,你们的父亲德望浅薄,不要效仿。你们要将丞相像父亲一样对待,不要忘了!) 一篇诏书读完,由诸葛亮出面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日就应立下储君,以承汉统。” 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意,大臣们当即便拥立太子刘禅即皇帝位,然后改元建兴。 刘禅继位之后,立即降下旨意,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随后又下旨将父皇刘备的棺椁下葬于惠陵,谥号为昭烈皇帝,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追谥已故的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也被追谥为皇后,唯有为刘备投江自尽的孙尚香,未能获得追认。 刘禅继位的消息很快被细作报回了许昌,曹丕得知之后忍不住大喜:“刘备已死,朕从此无忧矣。何不乘其国中无主,起兵伐之?” 贾诩上奏道:“刘备虽亡,必然会托孤于诸葛亮,此人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必定会倾力辅佐其子,陛下不可仓促出兵!” 话音才落,有一个人从文官班列中站了出来,奏道:“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 众人转头看去,出班之人原来是司马懿。 曹丕见司马懿附和自己的决定,不禁心中暗喜,便问他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司马懿显然胸有成竹:“若只起中原之兵,急切间怕是难以取胜,须用五路大军,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必成大事!”策冠才的秃笔三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