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启明(大明世祖)_第三十八章粮食负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粮食负担 (第1/2页)

    一阵砍价还价,六部最后一合计,总耗一千四百万块银圆。

    最后盈余就剩下两百万块。

    至于粮食倒是剩下很多,六部中只有兵部喜欢,军队的消耗太大,如果朝廷不供应的话,支出增加一倍。

    即使去除军队的消耗,还有近一千四百万石。

    两百万银圆确实少了点,一旦遇到紧急事情,怕是支应不过来。

    “陛下,如今北京粮价一石约莫一块银圆,将去年的存粮慢慢发卖,可收归三四百万块银圆。”

    对于皇帝的忧虑,赵舒心领神会,立马说出了解决办法。

    由于为了迁都,南京绍武二年的存粮几乎全部运至北京,足够全城百姓食用一年的。

    如今秋粮送来了,去年和夏粮自然就不被待见,发卖也是应该的。

    海运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北京吃到了新粮。

    如果是之前漕运,地方必须在十月底收上所有的赋税,然后按照距离,最迟一年,最短三五个月,必须将赋税输送到北京。

    所以除了一些达官贵人和皇帝,满北京城基本吃不到新米。

    “商税的潜力还很大,户部还须努力啊!”

    朱谊汐点点头,看着朱谋,感叹道。

    之所以不说海关和钞关,钞关还在内廷手里,属于过渡期,而海关则是将来的皇帝内帑所在,户部是一根毛也捞不到。

    “陛下放心,票盐法明年彻底铺开,长芦盐场,闽盐,解盐、两浙盐等起码能增倍。”

    皇帝的眼神中充满着遗憾,朱谋深受刺激,立马保证道:“微臣只是以少的算,至少能得八百万块。”

    “好!”皇帝赞叹道:“盐业乃朝廷命脉,可得好好经营才是,尽力而为即可,莫要强求。”

    对于盐税,朱谊汐期望很高,这绝对是现金奶牛。

    清朝的盐税在票盐法后,直接突破千万两,到了光绪年间就超过了三千万两,宣统更是达到五千万两。

    不要要求那么高,千万块总是要有的吧!

    不过朝廷如此拮据,还是北方太过于残破,无法供给朝廷,待休养生息两三年后,局势必然改观。

    赵舒甚至乐观的估计,满清覆灭后,北方太平人口滋生,赋税大增,户部每年的盈余能超过五百万块。

    而粮食更是会堆积如山。

    一场预算会议,倒是完美的结束了。

    最后,朱谋亲自求见皇帝,说出了心声:

    “如今粮价虽然依旧高昂,但想来是下跌的,所以户部上下尤爱银圆,而鄙夷粮食。”

    “粮食需要人看管,修粮仓,不时的还要晒一晒,而银圆直接装箱子送来,数一数,或者称重一下,省时省力。”

    “你的意思?”

    朱谊汐蹙眉。

    “户部上下的意思是,山东、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北直隶各省,水力不行,交通不便,运送粮车的损耗太大。”

    “与其这般,不如直接征收白银来的痛快。”

    朱谋小心翼翼地看着皇帝,试探性地问道。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当年初入南京时,将天下划分的银、粮分税区,即分税法。

    就是借鉴于一条鞭法的弊端改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