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八章 吾夫季秋之碑,妻苏七秀留! (第2/3页)
经陨落。” “那么,你就代劳一二,帮我告诉他几句话。” “就说...” 讲到这里,青衫老者话语里隐约露出了悲意: “临江林氏镖局少镖主林誉,谢过仙长昔日传道恩典!”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只可惜这仙途艰难曲折,攀登大道者不过寥寥,林誉才疏学浅,终归是走不到路的尽头了。” “只期望仙长能早日圆了心中缺憾,于这浩浩仙途,扶摇直上,举霞飞升!” “林誉...无憾了。” 近千载修行,一朝成空。 说能甘心,那是假的。 不过... 人力有穷尽。 回首一生,也曾波澜壮阔,在自己的生命痕迹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也不差了。 毕竟不是谁都是季秋,在林誉的视角之中,他这一生于凡间改朝换代,走出十万大山,虽未入得圣地,但年轻时也名列过一方正宗真传,金丹后为大派长老,威严持重。 他手中染过的妖血足以铺成长道,手中三尺长剑,也是剑意激昂间,荡涤群魔,受人朝拜尊一声真人,寿八百秋尽,看遍风霜。 相比较芸芸黔首,在修行底层挣扎的散修们。 他,已经活得足够精彩。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若能够在自己的眼中绽放出足够绚烂的火焰... 如此。 其实...便已足够。 ... 大武朝,崇明二年,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同年,于悬空山朝拜,使千载不坠的武道圣地,更加名副其实。 悬空一脉,在这片土地上经久流传,比之皇朝更加悠久,哪怕是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临江林氏,追朔传承源头,也还是差了些许。 这一代自武林称尊前,便有少年宗师只身破乾京,震惊天下,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八百年风霜代代人才辈出,武林神话从未断过。 哪怕曾有不轨之徒觊觎其中奥秘,但每每试探之时,却都无疾而终,仿佛那座拔地而起的千载古峰,当真有真佛存在一般,神秘莫测。 而这一日。 当最后一缕秋风飘过,下了一场微雨。 有紫袍道人与一宫装仙子,二者结伴而行,踏在那登上悬空山的青苔石阶上。 山中有氤氲雾气,随着微雨滴答,一并染起,一时间云雾缭绕,两侧松柏常青,虽旧景已改,但熟悉的既视感,还是第一时刻,涌上了季秋的心头。 这与他第一世幼年时,被静明大师带上悬空山时的情景,真的好像好像。 循着这高峰一路往上。 尘封在久远之前的记忆,也开始一一翻篇复苏。 当季秋登上那隐于峰峦,连绵不绝的佛寺时,他才恍然发现。 待到这么久远的时间过去,他那曾经熟悉练武的所有建筑群落,都早已经尽数换了个模样。 不过即使变了模样,但依旧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派黄墙黑瓦,简约大气,朴实之中夹杂着庄重,并无什么黄金点缀,琉璃作瓦。 即使过了八百年。 觉悟禅师,还有静明师傅他们那一代人,依旧将自己的禅道与佛家理念,很好的传承了下去。 只窥视冰山一角,就能得见全貌,无愧于佛脉与武道双双名列凡俗圣地。 山上山下,香火旺盛,有无数灰衣黄衣的僧人来来去去,去去来来,就如季秋当年一般。 唯一的不同点,就是季秋与敖景。 不过,作为法相与元神境的大修行者。 他们不想叫人看到他们的存在,那么别人就一定看不见。 于是,季秋又去了许多地方。 曾经与静明师傅修行拳法,起居休息的院落。 空旷肃穆,扬名悬空的练武场。 还有讲经堂,藏经阁... 这些地方,他都一一踏过,只是可惜,曾经认识的熟悉面孔,早已经不在了。 于藏经阁中,季秋在那一连串的古木架子边,留下了两本直通金丹大道的修行法门,并且留下了相应的注释,以及走出十万大山,前去修行界的方法。 随后状似无意,将这些珍贵的传承,重新放在经阁的角落,就如当年的渡世真经一般。 作为前人,总还是要留下些东西的。 待到尽数作罢。 季秋找到了悬空寺的祠堂。 庄严肃穆的气氛扑面而来,如古楼般的红木祠堂,有十数名武僧看守,甚至在深处,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