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4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第2/3页)
人吴新刚,然后两口子就撺掇吴厂长。 我听说,人家小两口什么都打算好了。 包下木器厂以后,孩子送幼儿园,让她婆婆负责接送看孩子。 吴新刚当副厂长管生产,黄秋艳管财务。 她的两个娘家哥哥也到厂里来管销售和后勤什么的,她的父母也搬到镇上来,可以看大门。 还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都准备要安排进厂了。 看来,她们是要把木器厂全换成她们自己家人,准备大干一场啊!” 小姑看着侄子:“听你的口气,是怕她们干不好?” 侄子点点头: “打兔子就要专心瞄准兔子,唯一的目的是把兔子打中,别的不要想。 你要是眼里瞄着兔子,脑子里想着打住兔子以后卖多少钱,是囫囵着卖还是扒了皮再卖,卖了钱以后买什么好吃的。 还没打着兔子呢,脑子里净想着打住兔子以后有什么好事。 这样整天满脑子想好事的人,干什么事也干不好。” “我明白了。”小姑说道,“你意思是怕吴厂长他们干不好,孙厂长那里好好的工作也没了,对不对?” “对,所以我想去劝劝吴厂长,现在吴厂长还是很愿意听我意见的。” 本来,梁进仓已经离开木器厂了,厂里再有什么事跟他没关系。 可是,他可以不为吴光荣考虑,总得为孙延成,还有好多关系不错的木器厂同事考虑。 木器厂在他和苏厂长的努力下,好不容易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基本上算是已经到了最佳状态。 因为不管是厂里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开源节流方面的成熟程度,还是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已经没法再提高。 至于说创新技术,生产更高工艺的家具,对于一个乡镇小厂来说那就太超前了。 实力和技术都达不到,而且即使生产出来了,因为过于高档,在乡镇和县城也不适销。 近两年内,能保持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是很好了。 如果吴光荣为了拿到木器厂的承包权,把承包额推到高位,势必会打乱目前厂子平稳发展的态势。 一旦厂子出点问题,吴光荣肯定要血本无归,厂里的工人也跟着倒霉。 就是目前,如果吴光荣拿到承包权,按照孙延成的性格,干了半辈子革命工作的人,他无论如何不会低声下气去端吴光荣个人的饭碗。 再说了,这鹿死谁手还不知道的呢,就传出来黄秋艳雄心勃勃准备把她的父母,兄长什么的都弄进厂里来。 厂子真要姓了吴,哪里还有老孙的位置啊! 孙延成好好的当着厂长,还承包着大件车间,一年轻轻松松两千块钱的收入不成问题。 这在整个夏山镇那也是高收入人士。 要是厂子突然被吴家承包过去,孙延成的工作丢了,收入一下子没了,那可真是惨了。 梁进仓在夏山国营饭店要了个包间,宴请孙延成和吴光荣。 良哥作为自己的好朋友,但凡有宴请,那是绝对不能落下他的。 一个小包间,四个人挺好。 宴席之上,区区四个人,就已经能用“有人欢喜有人忧”来形容了。 孙延成肯定是面沉似水,心情沉重。 这几天,他已经几乎不跟吴光荣交流了。 吴光荣上蹿下跳地推动木器厂承包,分明是要砸了他老孙的饭碗。 这么好的工作,这么好的收入,要是一下子给砸了,老孙感觉很难面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