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981_236 有你说话的份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36 有你说话的份吗 (第3/3页)

茅塞顿开,以拳击掌叫道,“咱们可以去找梁进仓,再利用他一回啊!”

    黄秋艳又白了男人一眼:“说的什么话,什么叫利用他?咱们是去跟他讲道理,让他帮咱们主持公道。”

    “对对对,主持公道,主持公道!”

    吴新刚对老婆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于是两口子不请自来,拱到梁进仓做东的宴席来了。

    目的就是趁着梁进仓在这里,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孙延成心服口服地接受木器厂承包这件事。

    反正只要你孙延成有本事,又没人不让你承包。

    至于最后谁能包下来,这就看各人的本事和魄力了。

    相信这些道理讲出来,即使孙延成不理解,不想接受,梁进仓也肯定也能理解,能接受的。

    那么,他这个热心肠肯定就会帮着劝说孙延成。

    因为对梁进仓是寄予厚望的,吴新刚进来小包间,对梁进仓那是发自内心地自来熟啊。

    这一招让在座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亲生父亲都刮目相看。

    吴新刚接过爸爸递过来的什么报告,大致看了一下。

    因为梁进仓写来是给吴厂长和孙厂长看的,这两位文化都不咋滴,所以用了最简单、最容易懂的格式。

    所有的分析数据和结果,几乎就是一目了然。

    吴新刚初中文化,学得还算可以,大致一看就能完全明白,而且,他居然被打动了。

    感觉梁进仓分析得很对。

    木器厂的盈利,现在是最佳状态。

    不管是现在这种所有模式,还是由个人承包,已经没有潜力可挖。

    上面列举出来的数据,这些大家都很清楚,是完全正确的。

    这几乎是个透明的事实。

    也就是说,不管由谁来承包,价格低了镇上是通不过的。

    可要是高了,承包人是没有利润的。

    还不如保持现状,让厂里几个出力多的领导者,多分一点。

    吴新刚看了一眼老婆。

    老婆的脑袋几乎跟他的脑袋是靠在一起的。

    他看明白了,他老婆看得比他还明白。

    “我觉着说得很有道理,你看——”吴新刚对老婆耳语说。

    他老婆狠狠瞪了他一眼。

    吴新刚把后半截又咽了回去。

    黄秋艳拿过那份分析报告,朝着梁进仓笑了笑:

    “小梁,这是你写的?”

    梁进仓点点头:“一家之言,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黄秋艳以无比肯定的口气说:“你分析得真的很到位,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不愧是考上京城大学的高材生,在理论方面是真棒。”

    梁进仓干笑两声:“嫂子你夸奖了,我那就是闲得,纸上谈兵,也就理论方面棒,事实不一定对。”

    他听得出来,黄秋艳的夸奖有些言不由衷。

    “对,我也是这么觉得。”黄秋艳扫了所有人一眼:

    “理论是一回事,事实又是一回事。

    不瞒大家说,俺爹是赶大集的时候,在牲口市上干经纪的。

    他经常说,任何一个买卖,挣钱不挣钱,你得看分谁干。

    再好的买卖,你不会干,也不挣钱。

    再不好的买卖,只要你懂得窍门,即使任何人都不挣钱,你也能挣钱。

    承包厂子也是一个道理,让懂管理的人承包,那就能盈利。

    可让一个不懂管理外行去承包,再好的企业也得赔本。

    你这个分析,也就从理论上说是这么回事,真正经营起来,肯定没这么简单。”

    对对对,吴氏父子,包括梁进仓听了黄秋艳的话,都频频点头。

    孙延成和石国良的脸色很难看。

    他们是木器厂德高望重的老人了。

    你黄秋艳是什么身份?

    什么资格?

    这桌子上有你说话的份吗?

    可是你看看她现在——

    还没承包木器厂的呢,感觉她说话的气势,就已经有点副厂长的味道了!

    或者,比吴厂长气势还足。公子尚德的那年1981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