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981_377 太感人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77 太感人了 (第2/2页)



    那位救他的民夫简直就是个一根筋,把孟老背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只管跑。

    孟老当时受老罪了。

    没被枪炮打死,差点被那位民夫折磨死。

    虽然当时受了些罪,但是你不能不感谢那位一根筋的民夫。

    如果不是他不顾生死,没命地把孟老背出来,也就没有现在这位开国元勋了。

    说起来,那位民夫确实是可爱啊。

    就是这样一位正直善良的老农民,他的子孙后代能是大奸大恶的人吗?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通过细致的调查,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不但老梁头的子孙都是正直善良的人,连他的老婆子,他的儿媳妇,都是具有侠义心肠,嫉恶如仇的人。

    再说回老梁头的这个嫡长孙,据说一直在无私地帮助村里两个老光棍发家致富。

    现在那俩光棍在村里都是数得上的富户,孩子都满街跑了。

    简直是创造了铁树开花,枯枝发芽的奇迹。

    还有梁进仓持续帮助村里一对盲人夫妻。

    帮助那位叫热闹的盲人学到了一技之长,能够凭此挣碗饭吃,养活家人。

    热闹在派出所误伤联防队员,给人戳瞎眼被抓起来的时候,梁进仓跑到省城请来记者和律师,给那位盲人打官司。

    盲人赢了官司,但是误伤的责任是逃脱不掉的,还是梁进仓站出来承诺,他出钱给戳瞎眼的联防队员换义眼。

    请专家给联防队员换义眼的时候,顺便给盲人夫妻的眼睛做了诊断。

    热闹的眼睛没法治,但是没想到他妻子的眼睛不过是先天性白内障。

    于是让专家给盲妻做了手术,盲妻居然重见天日,恢复成正常人。

    也就是说,梁进仓的行为,直接改变了别人的命运。

    程青雯还得知,梁进仓最早的产业是大梧店镇矸石砖厂。

    因为他矸石砖厂的开办,改变了大梧店煤矿附近三个癌症村的命运。

    他继续开办的矸石砖厂,矸石水泥厂,除了能给他带来利润,更是消化了煤矿垃圾,改善了当地环境。

    后来他准备在济东市建化工厂,消化小炼油厂的排放物,这些行为,明显就是首先为了造福民众而来的。

    也就是说,他不是单纯为了挣钱,而是在挣钱的同时,首先考虑到对附近的老百姓有没有好处。

    这样的好人,却被那个叫田生财的代销员污蔑成十恶不赦。

    让程青雯对他产生误会,不但对他,而且对他的一家都十分憎恶。

    只想赶紧把外甥女小如认到身边,从此跟姓梁的一刀两断。

    现在知道真相了,程青雯感觉自己那是必须要道歉的。

    而且她越想,越觉得梁进仓的可爱,以及后悔自己的武断。

    这么可爱的好青年,自己真的是太冤枉他了。

    程青雯看看面前这位身家不菲的大企业家,到现在居然还是一身农民打扮。

    如果你不知道他的内情,单看外表,看他的生活习惯,任何人不会怀疑这是一个在家务农,初次来到城市的人。

    她还想起调查到的细节,当初梁进仓在木器厂上班,承包了厂里的配料。

    大冬天每天早上四点就起来,冒着严寒风雪去厂里配料。

    即使现在他是如此地有钱,但是到化工厂的工地视察时,还是忍不住跟工人一块儿干一阵儿。

    吃饭的时候就是跟工人一起在工地吃。

    多朴实的人啊!

    可就是这样的好人,居然被宋氏兄弟组织材料,准备把他置于死地。

    要不是程青雯侠肝义胆拔刀相助,也许这个好青年已经蒙冤而死了!

    想到这里程青雯不禁鼻子发酸,眼圈儿都有点发红。

    梁进仓倒是不知道不知不觉当中,自己的人格魅力居然感动到了这位德艺双馨的大艺术家。

    他只是惊喜地问道:“程院长,您跟孟安民,孟老,很熟吗?”

    “很熟!”程青雯掩饰性地低下头,揉了揉眼睛,整理一下情绪:

    “我母亲战争年代是宣传队的骨干演员,曾经跟着孟老的部队转战南北。

    孟老不但跟我家很熟,跟小如她们家也很熟。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孟老跟小如的爷爷是老战友。”

    哦!

    这下梁进仓明白了。

    他想起继父家那个奶奶在自己家做寿的时候,正好孟老路过自己老家,去村里看望爷爷。

    被爷爷强拉着吃了酒席。

    当时孟老偶然看到了英子,说英子像他的一个熟人。

    长得很像,连走路的姿势都很像。

    说他的那个熟人姓程。

    孟老嘴里姓程的熟人,应该指的就是英子的母亲吧!公子尚德的那年1981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