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2章消费者合作社 (第2/2页)
附在陈岚的耳边,小声地跟陈岚说着粮食的价格:“岚儿,合作社里一公斤黑面包的价格是1卢布、白面包一公斤是3卢布。” 又牵着陈岚的手走到卖牛肉的货架前,低头小声说着牛肉的价格:“岚儿,这里面的牛肉是12.5卢布一公斤。” 接着夫妻俩转了一圈,陈岚知道了冻鱼是一公斤是7卢布、牛奶一升是2.3卢布、糖一公斤要9.5卢布。 而这里的轻工业产品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可是真的非常的贵,一双长筒羊皮靴居然要249卢布,而一双普通的单皮鞋也要189卢布,而一米绒布才只要8卢布。 而这个时期的苏联的工人和农民的社会地位特别的高,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是900卢布至1300卢布不等,因此900卢布的工资在这个时候可以购买300公斤的白面包,大约可以购买75公斤的牛肉,300升的牛奶,4双单皮鞋。 可见这个时期苏联的一个普通工人靠工资让一家人吃饱饭还算是比较轻松的,就是不能有其它的额外消费了。 夫妻俩在店里面逛了一会儿就出来了,用陈岚的话来说,手里面又没有卢布,看着想买的东西不能买真是太让人着急了,还是老老实实的用系统里东西换粮食和肉肠还有大鱼好了。 夫妻俩手牵着手继续往回走,发现前面不远处的一个摊位上围了不少的人在低着头挑选着什么,陈岚感到非常的好奇也想上去看看,于是夫妻俩手牵着手快速的走上前去一看,原来是个卖书的摊位。 书摊前聚集了不少挑选书籍的人群,人群里有男有女,年纪大多看起来也都有三十岁左右的样子。 对于阅读,据说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的时候,苏联号称是世界上阅读量最大的国家。这个时期的苏联市民是非常的热衷于阅读的! 在苏联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利用在等候公交车的间隙,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息的空挡,即使是在饭馆等待点菜吃饭的间隙,随处都能看到低着头认真阅读的人们,这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苏联是一道街头常见的风景。 街头巷尾的书摊上聚集着这么多人,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说明这个时期的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比较高,可见现在的这个时期苏联的普通人们已经解决了家庭的温饱问题,开始了对高尚文化的追求。 这个时期也算是苏联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苏联的商业比较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陈岚觉得,细说起来,这个年代的苏联人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看书读报,也跟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缺乏有一些关系,这个时候电脑没有普及,没有网络游戏,没有智能手机,人们空闲下来的时间无处消遣,于是自然而然的读书看报也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静下心来汲取知识的心思,以及内心深处对于知识的渴望,人均国民的阅读量是提升不起来的。生活进行时的穿越五十年代生活日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