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家长子_第216章 诋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诋毁 (第1/2页)

    当巨马水和易水之间蓄起的水泄去大半之后。

    巨马水的河面逐渐恢复了平静。

    只是,因易水的流入,水面比之前要提高了不少。

    袁谭所部在决堤口上游的船队,除了几艘楼船在郭祖、刘德然的率领下去下游袭杀伏兵。

    其他的则通过新开的水道从巨马水进入了易水。

    开挖易水和巨马水之间的水道,在后世霸州市西一里左右的位置。

    原本袁谭和荀攸打算继续在这个位置开挖易水和泒水之间的水道。

    但经过实地勘察后发现,此处易水和泒水之间相距较远,不太适合开挖水道。

    于是袁谭和荀攸等人继续踏勘,在易水上游大概四十里的位置,寻到了适宜的位置。

    具体地点在鄚县东北,易县的东南。

    大约在后世保定市雄县东南的高家铺村。

    于是,所有人员、辎重、马匹等再次上船,然后顺着易水逆流而上。

    这一次,没法再隐蔽行踪,也不需要再隐蔽行踪了。

    抵达选定位置后,袁军开始大张旗鼓的安营下寨,开挖水道。

    易县之东虽然驻扎了张燕的三千步卒,但其原本任务是拱卫易县,且又未接到军令,所以并未前来骚扰。

    只有数十骑的斥候,想来靠近观察,随后就被强弩惊走。

    在袁谭所部继续开挖水道的时候,巨马水第三战的消息开始向各方诸侯的势力传去。

    ......

    “什么?!”

    大司马刘虞正在和阎柔、鲜于辅、齐周等人商讨事宜,闻声直接晕厥。

    幽州牧府中顿时一片慌乱,刚到府门口的程绪连忙又闪身退了出去。

    显而易见,此次之后,刘虞对上谷郡的乌丸人,将失去掌控力。

    多少年的怀柔和威名,可谓是一朝葬送。

    后面就算是召集其他郡的乌丸人,估计对方也要掂量掂量。

    幸好辽西的乌丸大人丘力居,据说大病缠身,命在旦夕了。

    ......

    “杀杀杀!”

    公孙瓒则是暴跳如雷,正好前几日击败了袁绍的渡河先头军,于是率领大军开始强行渡河。

    ......

    袁绍军距离最远,而且隔着公孙瓒的势力,所以还没有得到消息。

    此刻大帐中,众人还在商讨着后面的军事。

    之前田丰在公孙瓒军中散播谣言之计被对方识破,导致近百名奸细被杀。

    袁绍还在暴怒之中,结果就传来了巨马水第二战的消息。

    袁谭以战车组成却月阵,拱卫船队撤退,在易县附近引诱乌桓人来攻。

    一战杀敌七八千,并以乌桓人及马头在巨马水之北筑成长墙京观。

    当时,整个袁绍大营就沸腾了。

    袁军在巨马水的第一战,可以说是梦魇。

    崔巨业被公孙瓒打的大败,士卒被杀七八千人。

    主帅阵亡,军师卢植都都在颠簸中病故。

    巨马水三个字一时之间,都成为了袁绍军中避讳的字眼。

    结果这才多久,大公子就在巨马水为整个袁绍势力雪耻,同样杀死了七八千人。

    虽然杀的不是公孙瓒的人有点小遗憾,但是也打出了袁军的威风。

    随后,田楷军抛弃乐陵北上堵截,张燕、关靖引兵两万围追的消息也传来。

    袁绍终于坐不住了,在他的指挥下,大军开始强行渡河绛水以攻击公孙瓒军。

    双方在龙凑一番鏖战之后,袁绍军未能成功渡河,再次撤了回来。

    而且败退十余里,导致公孙瓒军的先头部队渡过绛水,再没有了半渡而击之的机会。

    “明公,审正南押运粮草前来,说是有要是要觐见明公!”

    这时,主簿耿苞进入大帐汇报。

    “噢,正南来了啊,快快有请!”

    袁绍的目光从沙盘上移开,看向了帐外。

    帐外,一名面色坚毅,颧骨高凸的中年文士,披挂而来。

    他刚刚进入大帐,就沉声道:“明公,当速速召回大公子!”

    “正南,何出此言啊?”

    袁绍眉头微皱,出声问道。

    审配审正南是他的腹心,审家也是冀州真正的豪强大族,势力盘根错节,与汉室宗亲也多有交往。

    “不能任由大公子在幽州胡闹了!”

    审配怒气冲冲的说道。

    “大公子虽骁勇善战,却只知兵而不知谋略!

    明公与大司马刘虞交好,正用其辖制公孙瓒。

    大公子却射杀大司马麾下七千多骑,这是亲者痛仇者快啊!

    幽州乌丸人有善骑射十数万,其若是与公孙瓒联合,我等如何自处?”

    闻声,大帐中不少人点了点头。

    确实,一个公孙瓒都打的如此艰难。

    要是再加上势力比公孙瓒还大的刘虞,还怎么打?

    “乌丸人,野蛮胡者,杀之不绝。

    可效仿前汉之略,宗族之女妻之,如此十数万众便是我等助力!”

    逢纪点点头,补充道。“大公子此举,实则不智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