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5章 光福下乡 (第1/2页)
南锣鼓巷街道办,王主任正在统计下乡青年的名单。 四合院会有几个。 这个月下乡的名单中有刘光福和阎解旷。 棒梗这个月会从少管所出来,安排他下个月下乡。 在街道办附近的路边,刘光福和阎解旷坐在马路牙子。 过几天就要下乡了,刘光福和阎解旷都高兴不起来。 农村的条件肯定是比不上城里的。 不可否认有些青年斗志昂扬,不怕苦不怕累,愿意下乡去帮忙建设农村。 “你说咱俩下了乡要多久才能回城?”刘光福转头看向阎解旷。 “过个几年应该能回城。”阎解旷这不只是对刘光福说,也是对他自己说。 下乡插队,落户农村,想回城肯定是不容易了。 搞不好就一辈子在农村。 因此,刘光福和阎解旷都是苦着脸。 然而,想不下乡可不行了。 名字都报上去了。 …… 几天后。 刘家。 一大妈给刘光福收拾好了行李包裹,带了被褥和热水壶等,也带了一些粮食。 对了,刘海中两口子给了刘光福50元和一些全国粮票。 刘光齐私底下也给了刘光福一些钱和票。 至少能让刘光福下乡之后好过一些。 “光福,下乡之后也别放下学习,知识改变命运,以后肯定恢复高考,到时你争取考上大学。”刘光齐拍了拍刘光福的肩膀。 刘光齐给刘光福弄了些课本和卷子。 别人不清楚,但刘光齐可是知道过些年会恢复高考。 而这几年也会有工农兵大学生。 总之,刘光福只要不放下学习,以后的机会肯定有。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若是刘光福放下学习,等恢复高考的通知下来再学习就晚了。 刘光齐没上大学,刘光天也没上。 要是刘光福能上个大学,也是好事。 至于刘光福是否听进去就不好说了。 下乡之后,挣工分就辛苦,晚上又黑灯瞎火。 就没多少时间用来学习。 而要是每天累个半死,迟迟没有恢复高考的通知,肯定没多少人坚持学习。 也肯定会有不少知青为了好过一些而选择在农村成家。 “哥,我会好好学习的。”刘光福说。 “时间不早了,该走了。”刘海中。 刘光齐也帮着拎起2个包裹。 刘光福身上大包小包。 三轮车在大院外等着呢! 娄晓娥要带孩子,没一起送刘光福。 于海棠也不在。 就刘海中老两口,刘光齐和刘光天一起送刘光福。 刘光福身上挂个红花,衣服领口还有纪念章。 来到火车站,放眼看去是人山人海。 这批下乡的不少,而每家都有人来送。 刘光齐把2个包裹给送到火车上,然后才下来。 刘光福坐在火车上,趴在窗口。 又等了许久,火车门也关上了。 而在火车上的工人拿起工兵铲就挖煤烧水。 水蒸气形成了动力。 “嘟嘟嘟……” “哐当!”、“哐当!”…… 火车驶离了车站,搭载着一群怀着梦想的知青去往广阔天地。 知青下乡缓解了城里的就业难,也有助于建设农村。 而接受了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也不是坏事。 可以说,大有可为。 当看不到火车尾了,在车站的人也陆陆续续的走了,有回家的,有去单位的。 “爸妈,哥,我先去厂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