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国士府教导 (第1/2页)
“臣领旨谢恩。”夏仲正色道。 心里则想着周皇封他的这几个东西,第一个天源伯,虽然是大周朝王公侯伯里面的最低爵位,可起码也是个爵位,听起来牛叉。 但应该不是世袭,毕竟他没什么军功。 其次是天子卫南指挥,天子卫分南北,横行霸道的都是北镇天子卫,南镇天子卫主管天子卫内军纪,地位权力都比北指挥低半头。在外倒是没什么威名。 果不其然,周皇亲口封赏的,都要拉到自己阵营。 徐空凌比较失望,延寿竟然没去五军都督府,不过想想也对,大都督得避嫌。 让夏仲比较疑惑的是最后一个头衔,国士府教导,这是个什么官?他对国士府不熟悉,这个地方也没听说有什么实权,还真不知道。 这就是夏仲出身限制了见识。 殿内其他人听着前两个头衔,封伯爵,情理之中,毕竟夏仲是皇上的连襟,已经算是外戚,封爵是应该的,没什么鸟权力,连军卫封地都没有,就是叫起来好听而已。 天子卫南指挥,年纪轻轻就坐上指挥使这军卫从二品大官,可以说是极少数的,不过天子卫臭名昭着的是北镇军卫,南镇军卫权力要小的多。 主要是在天子卫内部。 再者,天子卫那是周皇近卫,人家爱往自己的军卫里安插什么人手就安插什么人手,无所谓。 关键就是最后一个国士府教导,让得不少功勋重臣脸色微变。 国士府那是什么地方,调教官员的地方。 功勋之后没有军功,不受昭侍奉,想要入朝为官而不做军卫,那第一步肯定是要进国士府走一遭的。 进国士府,有所求,这就是利益。 这是一,其次,有些官员触犯了什么忌讳,朝廷会下旨召回进国士府重修,重修的结果,就注定了将来是去是留,如果重修不过关,可能重修重修的就修进都察院大牢了。 所以但凡官员被下旨诏进国士府“深造”,国士府交给皇上的评语就至关重要了。 其三,考功之后! 考功之后,国士府往往是最热闹的,因为任何升迁入士的官,都要进国士府再学习,学习合格,才能到任,不合格,那就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 上任,去留,升迁。 都离不开国士府。 可以这么说,五军都督府,掌管的是大周朝半数以上的军卫。 那国士府,牵动着的就是大周朝八成以上的官员!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不过国士府特殊就特殊在……这是个学府所在,说权力大也大,说不大……还真不小。 周皇竟然将夏仲安排到这里?还做教导? 国士府的最高领导人是周皇兼任,其次就是监察和教导,监察由宦官担任。教导有正副三位,正教导谢文泽在周皇登基时就一直任职,两位副教空缺。 夏仲不可能是做正教,那就是第一位副教了,那相当于国士府的二把手了,副教只比正教低半头。….由此可见,周皇对夏仲多么重视,同时做了文武两大派系的二把手。 岳西雄脸色又凝重了几分,夏仲已经是安国公府的人,现在又做到国士府教导,这是安国公府的一场胜利。 他是将军,喜欢用胜败来形容一件事的结果,这件事,就是安国公胜了。 几位公子听了这三个封赏,另外两个他们没当回事,这第三个,也是个个面有异色。 当然,他们是没资格说什么的。 夏仲领了旨回到桌桉后,不少人都朝着他递着示好的眼神。 夏仲脸色平静,这份涵养也是让众人心下暗暗点头。 不过再平静也是装装样子而已,因为夏仲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李大都督眼中也有一丝诧异,上方的皇后娘娘同样有些错愕。 显然,周皇的这份安排出乎了这两位的预料。 或者说…安排之一出乎了预料。 而周皇很满意大家的吃惊,天心难测,当皇帝的,心思如果都被手下人猜的死死的,那当的有什么意思。 “来,陪朕共饮。” 周皇举杯,众臣勋同时举杯。 ……… 万勋宴持续了足有三个时辰才结束,周皇尽兴之后,移驾出了流云殿已经接近下午。 周皇一走,众功勋这才依次退席。 李炫仪和夏仲说了声要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