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好消息 (第1/2页)
都察院御史看着周皇阴沉的脸色,最终还是鼓起勇气,道:“陛下,秦东三郡州内有“百善教”鼓动百姓,大闹郡城,虽被郡守镇压下,可兹事体大,三郡郡守上言请旨恩泽……” 脾气已经算好的周皇勃然发怒:“好大的胆子,秦东三郡向来富庶,这是也来打朕的秋风吗?” 秦东三郡为大周南地,比之南郡北安还要靠南,地理位置富裕了,税赋自然比之其他郡城要高,所以三郡之地只觉朝廷拿他们的银子养活一些贫苦之地,这在大商朝时是没有的。 也有一说法,周皇祖出身北地,当了皇帝之后,偏心北地,所以北地税赋轻,南地税赋重。 其实要说税赋,夏仲也是从平民过来的,周朝的税赋极低,远低于商末,对于富裕的秦东三郡而言重赋也就是皮毛罢了,但是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周皇祖看的是天下稳定,他们哪里管稳定不稳定。 不公平就是不公平,于是就有了如今的隐患。 只要朝廷一出什么事,秦东三郡绝对是最先冒出头来闹事的,要求减免税赋,和北地其他郡城享受同样的待遇。 那御史支支吾吾,不敢再多说。 周皇暴喝一声,瞧着御书房内的官员都垂着脑袋,这才脾气压下:“无需理会他们,有本事就让他们闹,朕倒要看看他们能闹的多大。” 秦东三郡不同于西京,西京那是贫瘠之地,军卫储备少,加上匪乱向来多,出了事朝廷鞭长莫及,秦东三郡可不一样,朝廷的军卫是严格把控的,翻不了天。 而且富庶的地方,穷苦人终究少,中产阶级们为了维持自己的阶级体系,自然会主动打压那些闹事的人。 那这个个肚子里肥得流油的主儿,比他更怕动荡。 这有事,也是想要点甜头而已,让周皇为了安抚他们降下恩泽,可惜,周皇不是雏儿,哪里不知道他们的想法。 “天下一乱,有的趁火打劫,有的浑水摸鱼……”周皇不就范,可还是发愁。 秦东三郡只是想要点甜头,不足为惧。可偌大天下,有多少是真的要趁势而起的呢,尤其是还有蛮族虎视眈眈。 “民心,民心不能乱,战还是要打,打就要钱粮。”周皇自说自话。 “诸位有何良策。” 一群官员沉默。 八公子再度上前一步,沉声道:“父皇,西京判乱旷月未解,已经不能再拖了,儿臣请旨,率兵平叛。”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请旨了。 周皇的神色凝重起来,深深看了八公子一眼,这一月来他已经再度调动了京中三卫前往西京,五大上宗弟子和其他诸郡宗门都有前往支援。 可反贼尤未平息,难道真要派遣一位国公前往吗? 老八一动,那就是皇室下场了,输不得,标配国公军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周皇几次未定。….而且在周皇看到的西京判乱军情来看,这场叛乱拖到如今,那些叛贼只是乱窜,朝廷派去的兵力是完全压制对方的,不过每次眼看打胜,对方就再度冒出来,这才导致如今的局面。 这时候再派遣强大兵力投入战场,要是再被拖进去呢? 可转念一想,是不是他太犹豫了,若是早些予以雷霆重击,也就不会有如今的局面了。 沉思片刻,周皇心中有了决断。 “此事…”周皇正要开口。 忽的一道内侍站到殿门一角,开口道:“陛下,礼部尚书王严求见。” “让他进来。”周皇压下心中的决断道。 礼部尚书王严匆匆进来,行礼,手中吃着一份奏疏,道:“陛下,好消息,好消息啊!” “嗯?”周皇眉头一皱,看过去,近日他已经再没听到这三个字了,好消息? 这话要是兵部尚书来说,他还能期待下是西京大胜了,一个礼部尚书能有什么好消息。 “说。” “是四公子,四公子…陛下一看便知。”礼部尚书王严有些语无伦次,能当到六部之一,礼部尚书是最知礼仪的,这样子倒是少见。 朱公公就过去将王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