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5章 王永亮的电话 (第2/3页)
“没错,这就是小涛。”古老肯定的点了点头。 “怪不得那么好的眼力!”高老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他在古玩上的眼力确实很厉害,但是比起好友古老还差了不少,而这个王小涛可是连好友老古都推崇有加、自愧不如的存在,亏他刚刚还想从王小涛手里捡漏,真是搞笑。 “老高,有故事,说来听听?等等,你刚才说在这里遇到一个厉害的年轻人,你想从对反手里捡漏,然后反倒是被打量了,说得该不会就是小涛吧?” “没错,正是这位小友。” “哈哈哈!”古老哈哈大笑声中,接着道:“老高你不是说,等小涛回来要考验考验的吗,现在可以了。” 高老满脸尴尬道:“我说老古,都这个时候了,你就能不能别再取笑我了!” “之前我说小涛厉害,你还半信半疑,现在信了吗?” “信,相信的信。” “哈哈!” 王小涛找来螺丝刀和锤子,小心翼翼的一番敲打之后,一方砚台清晰的呈现了出来。 这是一方真正的砚台,只是因为保存不善,天长日久之后,才会变得如同板砖造型一样。 “果然不愧是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这一方苏轼从星砚,真是漂亮!” 随着这样一方砚台的清晰呈现,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古老和高老两人,忍不住异口同声的惊呼出声。 四大名砚分别是指甘省洮州的洮河砚、粤省肇庆市的端砚、皖省歙县的歙砚、晋省新绛县的澄泥砚。也曾有人主张将紫翠石雕制作而成的易水砚代替澄泥砚,成为四大名砚,不过最终还是将晋省新绛县的澄泥砚,认定为四大名砚。 端砚被世人称为‘群砚之首’,选材于粤省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质刚而柔,体重而轻,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不损毫,易发墨,纹理绮丽。 歙砚又称龙尾砚、婺源砚,产于赣省龙尾山,古属歙州,所以称之为歙砚。特点是色如碧云,温润如玉、墨峦浮艳、声如金石。其石之润、抚摸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立干。 洮砚产于甘省藏族自治州佑潭县,古称洮州,因此得名洮砚。特点是石质碧绿,整洁如玉,条纹似云彩,贮墨不变质,切可历经半月不干。石质细腻,纹理如毫,发墨快。 澄泥砚最早产于晋省绛州,孕育于汉,盛于唐,切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一款不是天然石材的砚台,而是用沙泥烧制练成,质地类似于陶瓷器,所以被称之为陶瓷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学着提议,将紫翠石雕制作而成的易水砚代替澄泥砚。不过澄泥砚虽然是陶瓷砚,但因为其烧制工艺的特殊,再加上砚胚还会裹上黑蜡,所以烧制而成的澄泥砚,质地有着与石砚相同的坚硬,易发墨,且不耗墨,完全能够与石砚媲美。 “宋端溪梅花坑石,色淡白而微黄,墨池一眼凸起如月,流云拥之。” “左侧镌宋苏轼铭十二字,后有“轼”一字款,俱行书。下有“子瞻”二字方印一。” “覆手列柱几七十,柱各有限如散星,俱而不圆,而黄稍逊水阬。” 古老短短的几句话,已经对这件苏轼从星砚,做出了评价。 九州古代的文人墨客,用砚、爱砚、藏砚、论砚,对于砚台可谓是情有独钟,特别是苏轼更是自称:“平生字画为业,砚为田。”,其对于砚台的喜爱可想而知。 苏轼一生用过的砚台并不多,流传下来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方从星砚,和另外一方结绳砚。 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这样一方从星砚的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