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2节 (第2/2页)
一场考试名为正声,考试之前,官府竟然通知再交一次。 如果没交钱的考生,那就不能入内。 为了考试,自然还要交。 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谁知道第二场考试前,又有通知。 发到考生手中的,不仅是考过的消息,还有交钱的消息。 什么?不交钱? 三十文你都交不起,还考上县试。 如果不交这三十文,就别考了。 许多学生认为,自己都过了第二轮,下面还有三场考试,考完就好。 于是交了三十文,参加第三场考试。 到第四场考试之前,大家心里也有数了,早就准备好四十文。 等到第五场,不少考生面面相觑。 明明已经考了那么多次,怎么感觉考生没有少很多? 难道决定胜负的,就是在最后一场? 钱还交吗? 肯定交啊,前面都给那么多了。 本以为到第五轮考试了,也是最后一轮了,考完总要宣布谁过了县试吧? 给望同县考生当头棒喝的来了。 县学教谕说,不行! 因为我们望同县的学生们太过优秀,第五场考试,也决定不出谁才能过县试。 还要第六轮! 但要参加第六场考试,还要再交八十文! 这? 这不是在耍人吗?! 等于你参加了一个一百人的选秀节目,这个节目只有十人能获胜。 第一场比赛一共一百人,想比赛先交钱,第一场你给了一百块。 第一场比赛结束,对方说我们经过激烈的比赛!终于淘汰了,一个人! 好了,第二场比赛了,想比赛,先交钱!这次两百块! 第二场比赛,还是淘汰一个。 那么请问,决出胜负需要多少轮比赛,你又需要交多少报名费,节目组又能挣多少钱? 这是一个复杂的数学题。 望同县的考生们,却是真的给出了答案。 过来求府学做主的学生们,他们一共参加八场县试。 各种报名费每人交了四百九十文。 他们还算有钱的,那些在第五轮,第六轮实在交不起钱的学子,直接被淘汰。 这比的还是学问吗? 分明比的是钱财。 没有钱的话,你连报名都不成。 一轮轮的耗费学生银资,还能让县学大赚一笔。 望同县第一轮考试的人数共计三百五,听说只淘汰了五人。 三百四十五人进了第二轮,然后第二轮淘汰了十人。 只能说望同县县学为了赚钱,实在是穷尽毕生功力。 最后筛选出来的人,必然是家里有钱的。 这样既能讨好本地有钱的大户,又能收敛钱财。 那望同县县学教谕,还真是敛财小能手。 但这些真正寒窗苦读的学生们,直接败给同县的有钱人。 纪元感觉,他们县学所谓的铜臭社,才应该赐名给他们才对。 此事原本没有闹大,一轮轮筛下来,也确实没有作弊,只是把那些穷但有本事的学生自动退赛而已。 可这件事比作弊还要恶劣百倍,这不是巧取豪夺,又是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