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4节 (第2/2页)
。 固定支出,肯定是一月五钱的住宿费用。 还有平日需要的笔墨,以及每日晚饭等等。 也不知道寺里能不能支个灶台,他好自己做晚饭。 而且寺里的饭食都是斋饭,他也不能真的不吃肉,让他长时间不吃肉,只怕能饿到眼冒金星。 纪元全都收拾好,又洗漱躺在铺好的被褥里。 头一日,要操心的事还真多。 怪不得李勋讲,出来才知道他们县学到底有多好。 纪元昏昏欲睡,又想到每月必要支出,再想到当了秀才一个月也才两钱的收入,甚至还不够住宿的银钱。 还是要想办法增加收入才行。 总不好坐吃山空。 还是要想办法挣钱。 画画? 写字? 不过这也要再等等,等他熟悉府学的课程再说。 说起来,今日从夫子那拿回来的课薄还没看。 算了,明日再说吧。 纪元睡了过去,山脚下清风徐徐,睡得格外安稳。 课薄,放在后世来说,就是课程表。 府学每年三月开学,十月中旬放假,一共八个月的时间。 课薄在每年三月发放,一般不会更改,大家根据时间去上课即可。 天齐国府学共分两科,一科为主,是必修课。 那就是四书以及五经。 共有一名掌印教官,九名教官,每位教官下有十位夫子。 按照大家熟悉的情况来看,掌印教官就是年级主任。 教官就是科目主任,手底下一个夫子教一个班的固定学科。 从这里看,就知道府学的单单夫子就有多少人了。 一共九门主课,一门课十个夫子,这就是九十位夫子,换而言之,就是九十位举人。 天齐国科举至今,怪不得只有进士有做官的机会。 也怪不得聂县令会说秀才多如牛毛。 除了举业的主要科目之外。 还有一科为辅。 这辅科便是正荣县县学没有的。 分为,礼,乐,书,数,射,律,共有六科。 礼为见礼,各方礼节等等,见人如何称呼,见官是什么规矩,宴席有什么礼仪,总之很是复杂。 乐不用说了,古人认为,音乐能沟通天地,不懂对方语言的也能用音乐来表达情绪,所以祭祀也必有乐,这是大雅之事,君子必须要懂 书,此处指的是书法,写字,学生们的字,也是必然要考究的。 数,算数,就算到了古代,也要学数学。 射,乃骑射,如今说投壶这种也算,府学是有马匹的,骑马射箭,也可以学,端看个人的爱好。 律,当代的律法,也算必考科目,也看当年出题人的心情。 要说举业的四书五经最要紧,也是当代的风尚罢了。 放在以前,被人们戏称的辅科,才是最要紧的。 但现在的学生没有那么多精力,多是为了备考而学,不会再学这些。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学科,就更冷门了。 由此也能看出来。 以前的读书人,不仅要读书,还要懂礼乐等等。 现在已经渐渐往四书五经方面转。 如果不出意外,再过个七八年,后世人眼中的酸儒,就真的要成为天齐国的大流了。 府学五百七十一名学生,按照每年的岁考的成绩排名。 从第一堂一直到第十堂。 每个堂的都配有教官,跟九位主课夫子。 若想学辅科,则要看辅科的开设时间,让学生们自行安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