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7节 (第1/2页)
抓这些后几堂的学生做什么?有什么意义吗?这些人把书读死了,也不一定能考上举人。 换句话说,能在后几堂读书的,他们心里也该有数的。 每年的乡试,他们也不过是来凑数而已。 何必对他们费心思。 殷进士这么做,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难道这些学生,还能念他的好? 不可能! 殷博士怎会不知道张掌印的想法,却并不解释。 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张掌印随便吧学生弃之不顾,一会收庆兰府的银钱,放任对方欺负自家学生。 一会又眼睁睁看着学生受伤,从蹴鞠场上被人抬下来,就不配为人师长。 殷博士看着府学的学生们。 无论哪一个,都是曾经有理想有抱负,认真苦读过的。 难道他们就该被放弃? 就因为他们不是一个好“田庄”? 退一百步说,即使他们考不上举人,便可以纵容享乐? 士风为国之本。 天底下读书人基础的秀才都如此行事放荡,绝对会影响到普通百姓。 他们这些读书人,应该做好乡里表率才是。 张掌印拂袖而去,他倒是要看看,这刚来的新掌印,怎么整顿士林之风。 还是那句话,吃力不讨好。 不是他一人能为的。 两个掌印教官不和的事,飞快传遍整个府学。 府学学生都讨论两三轮了。 就连纪元也听一起学数科的高老四讲:“听说殷掌印是你之前的五经博士,他真像传闻一样,只对后几堂恶劣。对前三堂很好吗。” ? 这是哪里的话。 殷博士九月初五下午才来。 今日不过九月初七,怎么有这么离谱的传言啊。 纪元道:“你仔细说说传言如何。” 原来从昨日早上开始,殷掌印便在抓学生们衣着的错处的。 不仅是衣着,还有行走,甚至还会抽背功课。 若有不好的,直接让他们各自的每堂教官带走。 可大家渐渐发现,殷博士只往后七堂跑。 从第四堂到第十堂是他最常去的。 第一堂到第三堂基本不涉足。 这跟张掌印完全是两种做法。 不由得引出一些传言。 殷掌印讨厌那些学生,所以故意找茬,好显示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纪元问:“那殷掌印达到目的了吗。” 好像没有。 纪元又问:“殷掌印费力不太好,是无中生有斥责后七堂学生,还是真正找到了不足之处,让他们加以改正?” 一个人说你不好,既分直白地劝诫,也分嘲讽式的说教。 可能无中生有,也可能真正指出不足。 如果当初,房老夫子一句,字可真丑啊,他就玻璃心发作,直接气愤不已。 还会有今日的字吗? 高老四震惊,但震惊的是另一回事:“纪元!这是我见你之后,看你说过最多的话!” 特别是这一年,纪元稳重沉默,对谁都温和。 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么旗帜鲜明地支持殷掌印,他头一次见啊。 纪元道:“我的礼类均是殷博士教导,他身为举人的时候,就对白丁的学生一如往常。” “如今他已经是进士,却依旧对学生们极好,难道是他真的官瘾发作,找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