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第7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节 (第2/3页)

,直到曹大夫说要邀请他到家中做客,然后曹大夫故意使用了各种诸侯才能够使用的礼器、乐器、鼎器。

    他要看看践行王道、提倡君臣父子的孔子如何做呢?

    孔子自然不能容忍,在曹大夫宴席之上,大声的斥责这种僭越行为,“区区大夫,僭越违背礼制,你的狼子野心,曲国之中,怕是路边的行人都知晓。

    吾会在史书上会记下你的名字,与戎狄蛮夷一起,接受万世的唾骂。”

    孔子家的确是有记史的传统,而且他这样的大贤之人,是注定要立言的,到时候曹大夫还真的要遗臭万年了。

    他的友人担心曹大夫对他不利,希望他能向曹大夫认错,他大怒道:“洛文公曾经称赞熊顿是诸夏英杰,应当进侯爵酬谢他的功劳。

    但是熊顿僭越称王,践踏礼制,洛文公再也没有说过为熊顿加封。

    宣公时,楚国僭越称王,王室与楚国联姻,楚国表示臣服,于是不在诸夏之间称王,难道楚国都能遵守的道理,曲国却不懂吗?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鞭笞诸侯,号令诸夏,这是何等的威势呢?

    难道有过僭越吗?

    方伯尚且不敢僭越,区区大夫,实在是可笑啊。

    礼乐是邦周的根本,如果连这件事都能容忍的话,难道还有不能容忍的吗?”

    孔丘辞去了曲国国相的位置,他开始在列国之中游学,开始招收一些有天赋的弟子。他过的很是困顿,各国君主都对他的学问礼敬,却不愿意使用他,他在荒野之中叹息说道:“天下无道很久了,洛国不朝周后,周礼就崩坏了。

    齐桓公薨后,列国就混乱了。

    若是素王不再照耀邦周,天命就要落地了。

    我是殷商的旧民,为何却对此感到悲伤呢?

    大概是忠于王道礼乐,而忘记了其他吧。”

    他的眼睛依旧明亮,破旧的衣服不能掩盖他挺直的脊梁,他是个精神强大的圣贤,风吹雨打是上天给予他的磨砺。

    他坐在车上,从田野之中走过,然后听到了洛国之中传来的声音,那是蓬勃的生机。

    他的弟子们携带着兵器和战车,他的旁边插着一支长戈,看他一米九的身高,雄壮有力,这想必不是摆设。

    弟子为他奉来书籍,他整理着冠冕和袍服,永远一丝不苟的做好自己,却不严苛地要求别人。

    “伯阳公真是一位大贤之人啊!从《洛语》之后,吾再也没能读到如此直通天地的至理。”

    望着那些传出的只言片语,孔丘知道自己要回到洛国学宫之中了,他要在那里完善他的道路,他要在那里宣讲自己的学说。

    “老师,这位伯阳公所著的经典似乎与您所讲不同,这不是王道之路啊。”

    孔丘笑道:“你错了,这也是王道之路,无私无欲的圣王之道,这是素王才能达到的境界。

    伯阳公过于强调无为而治,以天道驾驭人道,但自古以来,除了素王,还有谁能做到呢?

    这与《洛语》之中所传达的理念是有一些区别的,所以才要到学宫之中,当面向伯阳公问道。”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道:“伯阳公是圣贤,他的文章,你们不要随意自己解读。

    这些残缺的观点之中,有很多都是不同于吾道的,尤其是圣贤之论这一点。

    圣贤之所以是圣贤,不是因为不贤之人的存在,而是因为圣贤的品德达到了一个境界。

    仁义、信义、智慧、礼节,这是人所应该追求的,如果能够做到,这就是圣贤了。”

    即使是对圣贤的理解,两人就很是不同,李耳说相对,孔丘说绝对,天下之人谁没有自己的想法呢?

    这些人聚集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