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1节 (第2/3页)
没有反抗的,有没有为民请命的,有没有不畏权势,敢于对权贵和官吏出手的豪杰壮士,把这些人带走安置。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冰雪! 那些逆来顺受的,便留在这里吧。 能忍受不公的人,这辈子还有无数的不公要经历。” 管家闻言有些不忍的问道:“公子,这是否太过残忍了。” 洛盛认真的说道:“即便是带走又能如何呢? 能给他们屋舍住吗? 能给他们衣食供给吗? 能让他们安居乐业吗? 况且即便是素王的天界都不会接纳懦弱的灵魂啊。 这世上若是没有素王,那就从来没有救世主,想要获得幸福全都要靠自己。 这就是性命决定命运的道理啊。 现在素王给予勇敢的人赐福,给予勇敢的人灵魂升入天界的机会。 还有洛氏一代代奋勇争先,这已经是诸夏之人的幸运了。 懦弱的精神淘汰,强健的精神传承,一代代的淘汰下去,诸夏子民的精神就会愈发充盈正确起来。 况且洛氏没有能力去挽救他们,家族能维持现在的规模已经竭尽全力,若不是西域开辟,昭城就会爆炸。 家族信条,不要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去做善事,您不明白吗?” 管家冷汗涔涔道:“公子,是臣错了。” 洛盛感慨道:“不要太小瞧天下百姓,秦王朝那么强大,不还是败在了农夫手中,世人都觉得高帝、项王、昭圣王是灭亡秦朝的大功臣,但是家族却赞扬陈王奋起,那是多么伟大啊,这世上又何止一个陈王呢? 也不要太高看天下百姓,逆来顺受的人还很多,一旦富贵转身就变本加厉的人同样很多。 家族推行了思想的火种,现在保留下勇敢者的星星之火,有朝一日,这或许就是燎原之火呢?” 管家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然后陡然想到了什么,震惊道:“公子,若是关中不稳,那之前西南战败,再加上这次皇帝加税,关中……”洛盛脸色一变。 管家说的这些事单纯一件都不算是什么,但是综合起来就不是小事了。 之前就说过,汉廷的统治基础是能服兵役能纳税的小地主,实际上商人同样是统治基础之一,因为大多数的商人是小商人,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叫做个体户。 桑弘羊亲自盯着去收税,的确是能收到大商人的身上,但是他不可能事事去做,一旦他不关注,依靠当地的官吏,怎么可能去收大商人的税? 大商人的背后都是大权贵。 最后只能苦一苦普通的商贾,在真实的历史上,告缗令造成了大规模的商户破产,实际上是中小商户破产,真正的大权贵借着中小商户破产的机会,大肆收购,这是地方豪强坐大的一大原因。 这件事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即便是知道前因后果,但无法解决。 比如大长公主这件事,官吏直接就自作主张毁掉了百姓的农田,因为这件事即便是拿到皇帝那里,除了少数真正爱民如子的皇帝,大多数都是象征性的惩罚一下。 历史上著名的强项令就是这样,最终公主也没受到什么惩罚。 毕竟一方是自己的亲人,一方是抽象的百姓,会选择什么,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 洛氏一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如果一件事一个人这样做,或许是一个人的错,但是所有人在富贵之后都这样做,那就是人性如此。 洛氏只做模范,却并不严格的要求他人去做,就像是邦周的贵族最终堕落,洛氏并不在意。 因为堕落的贵族终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洛氏不会去劝,只会去做这个扫除垃圾的人。 在洛盛的眼中,虽然汉廷已经建立百年,但还处于鼎盛的上升期。 这比邦周还要强势,邦周建立七十年的时候,就有了颓势,还是依靠先祖洛文公才大大的延长了国祚。 但是现在陡然之间发现,大汉的形势并没有自己想象之中的那么好,各项问题的苗头都渐渐出现了。 而且这些问题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明明孝武皇帝时期还都那么好,难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