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5节 (第2/3页)
意的。 刘询微微笑了笑,对霍光的懂事表示相当认可。 十八年! 刘询微微抬起头望着殿中繁复精美的花纹,不知不觉间,他竟然已经做了十八年的皇帝,这十八年之间称得上是夙兴夜寐,一刻不敢或忘身上的职责。 孝文皇帝时期的一半,这已经是到目前为止所能够到达的极限了。 刘询的目光望向跪坐在殿中,正独自饮酒的洛青,笑着叹道:“公子青,朕能有如今这番成绩,贵家族所进献的作物和技艺功不可没啊!” 洛氏一直以来都在研究高产作物以及怎么能够使每一亩地的产量变高,这种研究基本上是无用功,但是多年的研究自然还是有一些成果的。 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想要使作物变得高产,那就只有两条路,要么它自己基因变异,要么通过杂交培育新的种子。 比如高产粮食之一的玉米,它的本体是一个种子包裹在硬壳之中的根茎类植物,但是基因一变异。 硬壳居然消失了! 虽然那个时候的玉米只有一排颗粒,但还是成为了一种辅助主食,但是架不住玉米争气,不断进化,很快就变成了有数十排颗粒的现代玉米,成为了高产的主粮作物。 中原这里没有玉米,但是洛氏精心培育之下还是得到了一些产量明显更高的作物,逐渐在各个主要平原之上铺开。 再加上洛氏改良农具、水利,还制定了施肥除虫的时间,根据历法为各地制定更加精确的种地时间,收割时间,可以说为大汉朝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否则仅仅十八年怎么可能达到孝文皇帝末期五成的水平! 孝文皇帝末期五成的水平放在任何时期都称得上是盛世了。 刘询很清楚这一点,半点没有居功自傲的心思,他是皇帝,用人本就是他的职责,洛氏献策,他采用,大家都有功劳,这很好。 洛青对刘询同样很满意,眼前的这个皇帝除了皇帝本能的多疑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缺点。 在他看来算是低配版的孝文皇帝。 洛青微微垂首作揖道:“陛下圣明,这世上常有贤明之臣,不常有贤明之君,大汉有陛下,这是幸事。” 两人正说着,一个宦者匆匆跑进,神色焦急。 ———— 刘旦大帝是一个武功卓越的皇帝,笔者认为古代中国对他过于苛刻,在刘旦大帝之后的皇帝刘询相比就幸运许多。 当然,刘询大帝同样是一位卓越的皇帝,甚至比刘旦更加的卓越。 刘询大帝以他卓绝的政治智慧,高超的政治手腕,谨慎而小心地治理着刚刚大病初愈的帝国,并且成功使它健康起来。 任何一个能够在帝国衰微时挽救它的君王都应当被致以最高的尊重。 何况他挽救帝国的过程是如此的光明,没有忠诚的臣子死去,没有人民被残酷的放弃,没有为了政治的妥协而抛弃人性的光辉,他是古代中国最卓绝的皇帝之一。——《全球通史·秦汉卷六·末评》 第492章 太子刘贺 宦官身后还跟着两个武士,刀把顶着他走近。 霍光不可能让不知深浅的人靠近皇帝,迎上去将宦官和武士拦下。 他是个非常有心之人,当即认出了这是太子身边的宦官,心中一咯噔。 不会是那个一向不安分的太子又搞出什么事来了吧? 他急声问道:“何事如此焦急?就在此间说出。” 满脸焦急之色的宦官浑身都在颤抖,脸上全是冷汗,直接跪伏在地上,带着恐惧战栗道:“启奏陛下,太子殿下被奸人刺杀,伤势严重,奴婢来禀告陛下。” 唰! 殿中几人脸色皆是一变。 一瞬间殿中便陷入了寂静之中,一股席卷整间大殿的寒气拂过,所有人都从脚底下生出一股凉意,然后顺着脊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