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第4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9节 (第1/3页)

    不仅仅是霍光一个人,而是参与宫变的所有人,都要求对刘贺的儿子赶尽杀绝,除了还在襁褓中的婴儿,都要杀掉,襁褓中的婴儿同样要严加看管,废为庶人,最重要的是,要开除出刘氏宗谱。

    在这个时代,开除宗谱之后就不算是一家人,自然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实际上,这是为了一旦发生意外先杀死他而准备的。

    毕竟杀死一个庶人和杀死一个近支宗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皇太后对这些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是她很清楚,这件事是不能现在就阻止的,她现在所能做的,只有好好照顾皇帝,让皇帝健康长大。

    不仅仅是刘贺一人。

    刘贺的势力杂而不精,多而不纯,霍光等人认为,这些势力见到刘贺被这样清算,定然都会心生悖逆。

    况且,不清算这些人,霍光他们的人怎么安插上去?

    三公九卿等位置之前可都不是空悬的,不用暴力夺取过来,难道要等着对方主动退让吗?

    况且就算是主动退让,谁能保证那些人不反攻倒算呢?

    除非这些人进入昭城之中,才能让人相信,但可惜,这些人没有这样的资格。

    昭城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收的。

    去不了昭城,证明不了没有威胁,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

    第520章 嘴上说不要

    灵爵三年。

    朝廷下诏,“新皇登基,天下人情繁杂,累及社稷,宜举天下贤良方正,命天下两千石,郡守国相,举荐郡国之间贤良方正一人。”

    朝廷当然不需要这些贤良方正,这属于一种政治表态,你们现在可以来朝廷当官了,我们准备听听你们的意见。

    对政治稍有嗅觉的人都知道,这是朝廷对剌太子旧党的清算终于宣告结束了。

    朝堂公卿,郡守国相,王侯宗戚,该重新分配的利益基本上分配完毕。

    朝廷重新打开了正常的入仕流程,天下纷乱的人心终于安定。

    朝廷的重心重新回到了孝宣皇帝时代,鼓励农耕种植,促进商业流通,压制四方的蛮夷,以及不断往西域和秦岭淮河以南迁徙人口。

    这一年,刘佘九岁。

    九岁和六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尤其是对于那些比较聪明又长时间身处王朝权力核心的孩子来说,刘佘已经在不由自主之间就懂得了很多东西。

    因为担心刘佘重蹈刘贺的覆辙,皇太后和霍光对刘佘的教育很是上心,教导他的老师都是名满天下的高士,道儒二家,确定了刘佘不是刘贺那种歪才之后,两人才算是放心。

    在皇城宫变的当晚,洛青就好似消失了一般,在刘佘登基之后,洛青依旧如同平日一般,或者到钦天监中,或者到太学之中,看那些学子慷慨激昂的讲述自己对经典的理解。

    如今太学的规模实在是太大,霍光还在不断的扩大,培养更多的士子出来。

    从孝文皇帝时,天下开始从尊崇身份血统向尊崇才能品德转变。

    经学,就是才能的体现,就是品德的体现,因为人们相信,只要掌握的经学典籍足够多足够深,就能与写下经典的圣贤合道,拥有圣贤的才能和品德。

    孝武皇帝表面上看抬高了军功列侯的地位,但他任用的三公九卿却大都是经学士子出身,经过上百年的培养,如今天下已经养成了尊崇经学的氛围。

    在这种尊崇经学的社会氛围下,高士大儒得到了极高的社会地位,声望高隆的经学高士,即便是白身,在郡国之间就连郡守都要去拜见,为自己的子孙求一个亲传弟子的名额。

    如果把天下的士人称作一个集体的话,洛青担任的太学祭酒大概是士人领袖之一。

    这实际上有些出乎洛青的预料。

    因为在洛氏之中,他并不以主流的儒学和黄老经学见长,他学的是纵横法术,擅长的是在黑暗中行走。

    洛青就在长安城中看着春去秋又来,看着花开又花落,天下之间蒸蒸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