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5 (第1/2页)
来的,竟然是这么个主意。 逸亲王摇头否决: “不行,沈太夫人哪儿不好过关。” 施璋却是不以为意,说: “父王怕什么?如果我与她生米煮成了熟饭,咱们又乐意负责,沈太夫人还能不向着孙女女婿?有皇祖母顶着,儿子就不信皇伯父还真能将儿子怎么样了。” 逸亲王的手指敲击着桌面,眉头深锁,在衡量着中间的利弊。 此时逸亲王看重的,可不单是先帝的遗旨。 还有沈太夫人背后的沈家。 而魏芳凝身上,却又有了安家。 如果太子果然娶了魏芳凝,那好处简直是显而易见的。 而他这边,也就只有梁家罢了。 梁家再掌着内外兵权,他不真敢进宫去逼宫不成? 前朝往事,都是前车之鉴。 如果他敢逼宫,那么外兵完全可以拿着他的这一短处,来个清君侧。 施家皇亲,那些分封在外的王爷。 全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问指京城。 而这也正是乾武帝不肯立逸亲王为皇太弟,梁家却是半分办法没有的原因。 不是军事不够强。 而是不敢。 正文 209 对策 天下兵要是全指向京城,天下大乱逸亲王若许不管。 但西晋的八王之乱,只一想起,逸亲王就觉得脖子后面冒凉风。 其实此时的情形几乎就是胶着着。 乾武帝将边关军权收在手里,梁家收着京城的兵权。 大家谁也不让谁。 如果一直没有太子出现,那么最终,无论乾武帝再如何坚持,将来的皇位总是要落在逸亲王这一门上。 可偏偏乾武帝瞒天过海,竟就生出太子来。 简直就是一步错,步步错。 太子是正统,即使梁家握着京郊兵权,但朝中的忠正之士,仍是没有任何条件的追随着太子。 更何况太子这么多年,一直表现得礼贤下士,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更是让那些个老臣,宁死也要支持太子。 简直就是连身家性命都不要了。 想着魏芳凝背后可利用的资源,又想着此时真的是一点儿办法没有。 逸亲王终是一拍桌子,说: “既然要引,就引出京城。本王进宫去游说太后,让她去京外十里的皇庙里祈福。到时候……” 施璋站起身说: “儿子这就去准备。” 魏芳凝接到梁太后懿旨的时候,就知道此行定然凶险。 但她不能不去。 魏芳凝自是不敢跟她的父母提。 待魏远志夫妻,还有魏昭走了,祖孙两个坐在屋里,才开始犯愁。 沈太夫人几乎不用猜,都能知道梁太后和着逸亲王等人,在打着什么主意。 她可以派人将施璋抓起来。 但显然,逸亲王的打算是,娶不到魏芳凝,就要毁了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